Lawsnote

Overview
Lawsnote,專為法律人設計的搜尋引擎,致力於梳洗使用者日常的工作流程,並從流程中發現使用者需求,不斷的提出假設、再驗證及再優化。因不同於傳統法學資料庫的做法, Lawsnote 從使用者情境出發,進而設計每一個貼近使用者所需要的功能,節省律師 33% 的工作時間,故於上線後 4 年內,已經成為法律圈市佔率最高的搜尋引擎。
My role
- User research & Journey mapping
- Persona
- User flows & Wireframing
- UI/UX design
- Cross-screen design (web/ mobile/ tablet)
- Usability test
Year
2016 – present
Journey mapping
為了瞭解使用者的需求,產品初期,先研究了使用者的工作流程以及傳統資料庫所提供的服務,並在過程中收集使用者回饋,逐步建構出使用者可能需要的服務。

Persona
把目標族群定義在 25~40 歲的執業律師,並依執業律師可能的身份區分成 3 種類型,根據不同角色遇到的情境、故事挖掘隱藏的需求。

User Behaviors
基於上述的研究觀察,進一步了解使用者在使用傳統資料庫時的流程以及所遇到的困難,並將每個流程中的行為一一拆解分析,針對不同的行為所衍伸的需求,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:
- 在搜尋結果頁,會想要知道關鍵字在資料中的狀況:於每筆搜尋結果下方提供摘要,並將摘要中出現關鍵字的地方標紅,讓使用者可以快速瀏覽關鍵字在每篇資料中被提及的原因,幫助第一時間篩選資料。
- 進入法規頁面時,會先拉動整篇法規,了解該法規架構:將法規架構預設放置在法瑰頁面的右方,讓使用者瀏覽法條時,可以一併瀏覽該法條在整部法規的位置。
- 進入裁判書頁面時,會想看裁判內文提及的法條內容是在規範什麼:將裁判書中提及的法條資料預設放置在頁面的右方,於瀏覽裁判時,可以一併瀏覽法條內容。
- 找到合用的資料時,會反白複製到寫訴狀的 word 檔:於反白時,跳出複製按鈕,讓使用者可以直接複製段落。
User flow
於 2020 年初,為了與每個使用者建立連結,並解決原有團購流程不便利的地方,重新設計了整個團購機制,帶動團購數量上升,比去年同期成長 62%。

Design guideline
主色選擇紫色,原因為提供服務的對象是專業人士,此類族群非常在意平台的資料正確性,紫色給人沉穩的印象,希望藉此讓使用者對平台有信賴與專業的感覺。
另因內容多為文字,為解決使用者大量閱讀會造成眼睛疲勞的問題,文字會因不同的情境選擇不同的黑色至灰色呈現。


Achievement & Reflection
Lawsnote 法學搜尋引擎是我第一個產品,過程中,我嘗試了錯誤的問券調查以及套用過多的自身背景經歷,導致產品剛上線時,並未獲律師青睞,而後透過使用者調研以及不斷測試優化的過程,於產品上線半年後,成功改變法律圈近 20 年來使用傳統法學資料庫的習慣,轉換成 Lawsnote 的使用者。
我於律師工作流程的各個環節中,觀察他們覺得不便利的地方,亦即可能需要被改善的地方,進而實作了許多市場上本來不存在的功能,目的均僅希望使用者在工作時能更便利,讓使用者在工作流程上可以更加順暢。
舉個例子來說,當時因觀察到使用者於瀏覽資料時,均會將文字反白,在觀察反白的文字後,提出「他們將文字反白是欲將重要文字標註並複製以作為訴狀上之使用」的假設,所以在使用者反白文字時,設計了複製按鈕與螢光筆功能,將功能與使用者原有習慣結合,該功能上線後,即獲廣大迴響。
Lawsnote 依舊專注於探究使用者需求,並希望於站穩搜尋服務後,將服務延伸至律師工作流程中的前後階段,基於此想法,產生了另外兩個服務, CRA 與 FindLawyer ,期望利用科技服務更多的法律人。
Website